九秋碗

Shadow Song 2025-05-12

Overview

九秋碗是近年来不断关注的一个品类. 基本每年都能见到一两只. 今后会一直关注. 故单独收录总结之.

资料

此物在清宫造办处档案中均以“珐琅磁碗”或“红地五彩珐琅磁碗”命 名。近代以来,业界习称其为“珊瑚红地五彩”或“珊瑚红地洋彩”, 后者逐渐成因循之名。究其彩绘工艺和彩料特征,包括款识用字措辞, 珐琅彩气息极为浓郁,当属磁胎珐琅品种之一无疑。

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时期,为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瓷 器名贵新品,为宫廷御用,其所需珐琅彩料依赖进口,白瓷胎则由景德 镇御窑厂特制,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,经皇帝钦定后,再由清 宫造办处或御窑厂彩绘、烧造,除白釉地外,常以红、蓝、黄为地,以 各色珐琅料绘各类花卉纹,雍容华贵,绮丽万方,展现了康熙朝宫廷 艺术的高超成就。由于用料考究、工序繁复,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存世较 少,珊瑚红地珐琅彩九秋同庆碗即为康熙朝珐琅彩绘之经典名品。

撇口,弧腹,圈足,內壁施白釉,溫潤潔白,外壁施珊瑚紅釉為地,色澤豔麗,色澤勻淨濃妍,以諸色彩料繪就牡丹、秋葵、菊花、蘭花、罌粟花、秋海棠、山茶、芍藥、梔子花等九種秋天盛開的花卉,構成九秋圖,圖中花枝招展,風姿綽約,妍美嫵媚之態在秋日華光之下一展無遺。

古人以農曆七、八、九三個月為秋季,計九十天,故秋季有「九秋」之別稱。三國曹植《七啟》:「九秋之夕,為歡未央。」而後「九秋」也漸為盛開於秋季的各色花卉之代稱,如唐代陸暢《催妝五首》:「聞到禁中時節異,九秋香滿鏡台前」。明代以後多選九種秋季應時花卉,以寓意九秋同慶,共賀豐收。

畫匠以墨彩勾勒花枝葉脈,覆以各式彩料,斑斕絢麗,其中墨綠一色極為凝厚鮮亮,翠韻悠然,為後世所不及,釉上藍彩淡雅悅目,為康熙後期彩瓷的重要色彩;繪畫技巧高超,藉以彩料之濃淡的變化來表現花葉的陰陽向背,突出花卉的立體質感。佈局繁密而有致,不減清疏之氣,益見設計構圖之佳妙。

康熙時期的五彩器受到琺瑯彩的影響,紅色花頭採用暈染之法表現出濃淡漸變之感,增加了色彩暈色的層次效果。此碗底部有青花方框楷書款「康熙御製」,為御製九秋同慶碗的傑出代表,是清宮御瓷的精品。

概述

这种碗的红地主要两种, 宝石红和珊瑚红, 少见也有MFA Boston 这一只胭脂红的.

从拍卖的印象来看, 康熙朝最多, 雍正朝次之, 乾隆朝最少. 康熙朝多为珊瑚红且画片极为固定, 乾隆朝多为宝石红.

清宫和耿宝昌定的珐琅彩, 现在业界改名为珊瑚红地五彩 或者 珊瑚红地洋彩. 这期金宝夜话大概18分钟左右说过这个改名的问题. 虽然是御制款, 但是青花款而不是料款, 所以与珐琅彩还是有区别的. 普遍的认知是在景德镇烧制而成.

康熙和雍正两朝的青花颜色偏重, 因为二次烧成. 到了乾隆朝技术精进就避免了这个瑕疵.

画片

文献

  • 《玫茵堂中國陶瓷》,康蕊君,倫敦,1994-2010年,卷4,編號1724
  • 《典雅富麗—故宮藏瓷》國立故宮博物院,廖寶秀,2013年,頁48,圖1
  • 《徐氏藝術館•陶瓷篇Ⅳ•清代》,香港,1995年,圖版123
  • 《華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》,香港中文大學,香港,1973-1974年,編號108

康熙

清康熙 珊瑚红地珐琅彩九秋图碗

RARE BOL IMPÉRIAL EN PORCELAINE DE LA FAMILLE VERTE À FOND CORAIL

  • 相册
  • 精美皇家珊瑚粉彩花卉纹碗中国,清朝
  • 康熙 四字款,釉下蓝色,双方形,时期(1662-1722 年)
  • 高度:5.8 厘米。(2 ¼ 英寸);直径:11 厘米。(4 3⁄8 英寸),日本木盒
  • EUR 60,000 – EUR 80,000. 成交 226K EUR
  • 康雍乾三朝都有烧造. 波士顿博物馆藏一只雍正年的.

此碗敞口微撇,深弧腹,圈足,底青花书“康熙御制”四字双行楷书双方框款。器形隽秀娇巧,雍容考究,优雅尊贵。瓷胎淘炼细腻,坚致缜密,胎体轻薄,比例适宜。内壁施白釉,温润莹美,腻若琼脂。外壁以珊瑚红彩为地,色泽匀净浓妍。秋季九十天称为“九秋”,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遂采集九种秋草于一图,寓意九秋同庆,共贺丰收。画匠以墨彩勾勒花枝叶脉,以诸色粉彩料绘就牡丹、秋葵、菊花、兰花、山茶、芍药、栀子花等九种秋天盛开的花卉,构成九秋图。敷彩准确,毫无逸漏,技术水准极高。各色花卉妍美妩媚之态在秋日华光之下一展无遗,花枝招展,风姿绰约,彩料之浓淡的变化来表现花叶的阴阳向背,突出花卉的立体质感,绘画技艺细腻生动,鲜活灵动,颇富工笔意态,富有立体感,为乾隆时期彩瓷之精品。 此类品种创始自康熙红地九秋图碗,雍乾两朝沿袭烧制。康熙碗底落青花“康熙御制”四字双行楷书双方框款,书风接近俗称的仿宋体字,外框较粗;雍正时虽仍为青花御制四字双行款,字体则已与常见的楷书款相同,双框改细;乾隆朝则为六字三行篆书款。

  • 批注

最喜欢的这件, 提价三倍, 到22万欧了. 今年最喜欢的就这件, 天天打开看一遍. 类似的东西去年北京拍了100万人民币. 今年又创新高了.

喜欢这件的原因在于以珊瑚红彩为地,色泽匀净浓妍

清康熙 珊瑚红地洋彩九秋图碗一对 中汉2024

中汉 2024

  • 相册
  • sold 7,590,000 RMB
  • 上手视频
  • 批注: 这一对是当年中汉的首推爆款, 上过这期金宝夜话节目.

雍正

清 雍正 宝石红地 珐琅彩九秋碗

Sotheby 2025

  • 相册
  • Diameter 2¾ in., 7 cm
  • 估价200,000 - 300,000 USD, sold 1,041,400 USD
  • 批注

这只碗出来的时候我不是很看好. 因为不是很喜欢这种宝石红的地和相对暗淡的彩. 对比康熙时期的作品, 缺乏那种鲜活感. 成交结果却令我惊奇, 居然过了 1M USD, 远超想象. 要知道去年中汉的一对全品相康熙九秋碗才卖了7M RMB.

SF Asian Art Museum

自己拍的

乾隆

清乾隆 珊瑚红地洋彩九秋同慶碗 台北宇珍2023

台北宇珍 2023

  • 相册
  • Sold NT$2,400,000
  • D8.5cm
  • 篆书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