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毫盏

Shadow Song 2025-01-26

Overview

兔毫盏有很多, 水准差别很大, 需要分类.

极品

藤田世传蓝兔毫天目

藤田世传蓝兔毫天目茶盏配十四世纪黑漆嵌螺钿盏托

  • 相册
  • 直径12.2厘米 高17厘米
  • 年代: 南宋
  • 来源
    • 足利义政将军(1436-1490)旧藏“东山殿御物”(传)
    • 味杏堂(1615?-1690)收藏,京都道正庵主人
    • 藤田德次郎收藏,大阪,藤田伝三郎之次子(1920年代)
    • 伦敦苏富比,2016年11月9日,编号108,成交价:英镑 1,085,000. 折合人民币:9111505元 (当日汇率)
  • 收纳此盏的密封桐木锦盒中,其上题款「東山殿御物」,即说明是室町时期足利义满将军(1358-1408年)收藏。 禾目一词是指稻穗的芒,毫状,日本将兔毫称作“禾目天目”,准确的说,这种带有玉质感的兔毫很可能是宋徽宗在说的“玉毫条达者为上”

建窰茶盞,釉色褐黑,兔毫細紋呈金銅色,光照之下,亮彩耀眼,極其珍罕,人皆夢寐以求之。日本僧人,於華南初見黑釉茶盞,以其品茶,領略茶道之美,本茶盞巧奪天工、虹彩耀目,傳為鎌倉時期(1185-1333年)首批隨高僧舶入東瀛之器物。建盞「天目」之名,乃出於宋朝(960-1279年),日本僧人西渡來華,於臨安城天目山上學佛參禪,並邂逅建盞之故也。自此,即奉建盞為瑰寶,加以鑒賞珍藏,並以虔敬之心,用於茶道儀式。而「禾目」之名,意指茶盞之流釉現象,即中國與西方所稱之「兔毫」也。

此盞來源可追溯至十七世紀,然而大概可上尋至鎌倉時期,其時日人舶入大宋精髓,尚建盞、習茶道,一時之間,蔚為風尚。建窰茶盞,乍看或似樸實無華,然而箇中亦有潤亮耀眼之成品,釉色黑潤,與點茶微沫互相輝映,胎厚扎實,可保茶湯溫熱而不燙手,盞沿下一圈微斂,持用方便,不失優雅,固以建盞品茶,合適不過,乃奉為逸品。

自北宋(960-1127年)始,文人雅士,每寫詩作文,詠頌建窰黑釉瓷器,謂之賞茶佳器,黃庭堅、楊萬里、陶穀、惠洪、宋徽宗趙佶、蔡襄、蔡絛、祝穆、蘇東坡等,或詠「兔毫」,或對品器形質讚歎不已

国宝油滴

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 藏 国宝油滴

  • 相册
  • 高7cm、口径12.3cm、圈足4.3cm
  • 年代: 南宋
  • 此品于镰仓时代由中国输入日本. 传承顺序:丰臣秀次(1568-1596)(丰臣秀吉外甥/养子)-西本愿寺-三井家(丰田)-酒井家-安宅英一-住友集团-东洋陶瓷美术馆。藏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,1951年被指定为国宝。

普品

兔毫盞 Oct2024

Sotheby 2024

  • 相册
  • Estimate 10,000 - 20,000 GBP
  • Diameter 13 cm, 5⅛ in.
  • 口沿有兩處修復(較大約6.5x1公分),及一小磕均經修復。通體可見少許磨損。

兔毫盞 Nov2024

Sotheby 2024

  • 相册
  • 960,000 HKD
  • 12.3 cm
  • 整體品相良好。盞外積釉處見一小剝落(約1.5公分)。整體釉面見數條極細微驚釉,包括外壁下腹一處三角形區域,經輕微潤飾。正常輕微器面磨痕。